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馆 > 营养与健康 >

觉爱健康 | 秋分:秋向此时分,阴阳平衡时

发布时间:2024-09-30 17:32:05 阅读量:0 来源:觉爱

摘要:秋分。...

时节欲秋分

漏钟仍夜浅

随着秋风轻拂,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在这个昼夜均长、寒暑平分的时节,大自然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展现出一年中最温柔也最丰盈的景象。

秋分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分后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01 | 起居养生,早睡早起

    秋分节气也要坚持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顺应大自然秋季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利于人体阳气的敛藏,收藏越深越有利于来年春夏的生长。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晚9点至10点入睡,早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分之后穿衣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可以适当“秋冻”,但前提是让自己不感到寒冷为宜。

    此外,随着气温降低,我们应注意在床上垫上保暖效果较好的纯棉材质的床褥,秋分过后就不宜再睡凉席了,最好同时将毛巾被换为具有更好保暖效果的薄被。

02 | 饮食养生,滋阴润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中医有“燥令伤肺”之说,即是这个时节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首先得养肺。

    润燥之法可以多喝水,或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甘润、温润之品,以发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的作用。

    此外,秋分时节还可参考以下饮食原则:

①养胃吃南瓜:秋分节气过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时节,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秋季暖胃护胃佳品。

②进补需有度:秋分时节贴秋膘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无益。

③饮食润且酸:根据“燥者润之”的原则,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等。

    另外,根据秋季“少辛增酸”“酸甘化阴”的饮食原则,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

    注意,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

03 | 运动调摄,动静结合

    秋分过后,秋意渐浓,秋风阵阵,但也多有秋高气爽之时,这是开展运动锻炼的好时机。

    登高、散步、慢跑、打球、游泳,或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气功均可。在开展“动功”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静功”,如站桩、打坐、腹式呼吸、按摩等。动可强身、静可养身。

    慢跑:慢跑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保证脑部血液供应,此外还可以刺激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能量消耗,提高抵抗力,使人精力更充沛。

    登高:登高可以增强体质,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等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秋分


秋分食疗
二/十/四/节/气/之/一
01 | 党参黄精水鸭汤

材料:党参20克,黄精20克,山药30克,枸杞子10克,生姜3片,水鸭1只(2~3人份)。

做法:水鸭洗净、去皮切块,焯水后与各药材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烧开后转小火炖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养阴。

适合人群:适合脾胃虚弱又有气阴不足者,常见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口干,饥不欲食,舌淡嫩,苔少。

02 | 陈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

制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

03 | 板栗银耳小米粥

材料:板栗100克,银耳10克,小米50克,枸杞5克,冰糖适量。

制法:银耳用温水泡发,板栗剥壳去皮掰成小瓣备用。砂锅中加水适量,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大火烧开后,加入小米和板栗,转小火,慢慢炖煮约45分钟,然后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全部溶化,熄火,加入枸杞,盖上盖子焖10分钟即可。

功效:养阴润燥,补脾健胃。适合秋燥伤阴、脾胃偏虚之人。


END


记得点赞关注哦


编辑|兆媛


本文链接:https://www.feellovecare.com/yingyang/194.html 转载需授权!
--- END ---
分享到:




健康管理咨询
在这里您可以将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及时给予回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