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馆 > 营养与健康 >

觉爱健康 | 大寒至▸春始近

发布时间:2025-02-08 13:31:03 阅读量:0 来源:觉爱

摘要: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了壹节气简介廿四节气止大寒,节气养生到终篇。...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了



节气简介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廿四节气止大寒,节气养生到终篇。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之日阴气极盛,

是将由“冬藏”转为“春生”的关键时节,

“不伤阳气,不损阴津”是大寒节气养生的关键。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在这个时节,养生尤为重要,重点在于藏阳气、养气血,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顺利度过严冬。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养生指南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大寒多按“两穴位”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1)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

功效:大寒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2)神阙穴
位置:脐窝中央。
功效: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激发三焦气化功能,促进代谢。艾灸时,可绕神阙穴周围灸,使全身经脉、气血畅通。


(3)足三里
位置: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功效:健脾理气、强身健体,改善脾胃功能。


(4)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健脾养血、调肝补肾,为治疗妇科病及肝脾肾相关疾病的常用穴位。


(4)阳池穴
位置: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功效:生发阳气,沟通表里,调节全身血液循环。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大寒要防四寒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大寒节气,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方法: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box-sizing:border-box;" xml:space="default"></svg>



本文链接:https://www.feellovecare.com/yingyang/224.html 转载需授权!
--- END ---
分享到:




健康管理咨询
在这里您可以将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及时给予回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