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馆 > 营养与健康 >

觉爱健康 | 除夕:祈福迎新岁,吉祥过大年

发布时间:2025-02-08 14:04:47 阅读量:0 来源:觉爱

摘要: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中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挂灯笼

过年挂灯笼是中国的古老习俗,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据说起源于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2

贴窗花

在中国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3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4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浣溪沙·庚申除夜》

纳兰容若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风流端合倚天公。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这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而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一些地方,基本上四季绿意盎然,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1


饺子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角子”,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2


长面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各种各样。



3


汤圆

又名汤团、浮元子,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圆圆。汤圆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



4


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据说,最早时年糕是为午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5


吃鱼预示着“年年有余”,所以春节吃鱼是国内常见的一项习俗。除夕吃顿团圆饭,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鱼“余”同音,年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eellovecare.com/yingyang/229.html 转载需授权!
--- END ---
分享到:




健康管理咨询
在这里您可以将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及时给予回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