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糖尿病的背后,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运动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并发症
2.心血管病变
心血管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即使不吸烟饮酒、不肥胖、没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血压血脂都正常,有了糖尿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3.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4.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其中代谢物产生酮体,大量聚集会导致酮症酸中毒。一旦发生,一定要积极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正常血糖变糖尿病的阶段
糖尿病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可以没有什么表现,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障碍都可能存在,一般从血糖正常到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胰岛β细胞处于代偿期,这个阶段,由于胰岛素抵抗,β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第二阶段:胰岛素β细胞功能维持但质量下降,β细胞仍能保持一定的功能,但β细胞数量开始减少,导致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胰岛β细胞功能不可逆损害期,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响应能力不可逆地受损,胰岛素分泌无法维持血糖稳态,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
1.饮食调节
主食少吃米面,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可以选择一些糙米,多吃全谷物杂粮、蔬菜。吃饭最好吃到七八分饱,合理均衡饮食,规律营养进餐。
2.坚持锻炼
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运动,可以慢跑、快走、做健身操等。饭后多出去走走,避免久坐。久坐容易导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戒烟控酒
酒精伤肝,很容易损伤胰腺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受损,糖类和脂肪代谢出现障碍。抽烟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从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4.调节情绪
保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长期压抑紧张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使胰岛素分泌受到影响,并诱发糖尿病。
5.定期检查
无论是患病或者普通人群,定期检查血糖都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声明:以上文字内容或图片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谢谢!
上一篇:高血脂中的它也很危险!
下一篇:远离心血管疾病做好这几点
版权信息:深圳觉爱生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20231033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