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馆 > 营养与健康 >

觉爱健康 | 清明养生指南:顺应天时,调和身心

发布时间:2025-04-03 16:48:49 阅读量:0 来源:深圳觉爱生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阳光渐暖,雨水增多,自然界进入“阳气升腾”的阶段。但昼夜温差大、湿气渐重,人体易受外邪侵袭。中医认为,此时肝气旺盛,而脾胃易受湿邪困......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阳光渐暖,雨水增多,自然界进入“阳气升腾”的阶段。但昼夜温差大、湿气渐重,人体易受外邪侵袭。中医认为,此时肝气旺盛,而脾胃易受湿邪困阻,常出现乏力、腹胀、湿疹等问题。因此,清明养生需注重“疏肝健脾、祛湿护阳”,顺应春生之势,调和气血。



QUSHI 

祛  湿





饮食调养:祛湿健脾为主

清明时节“春雨贵如油”,但连绵阴雨易致湿邪困脾。湿气重者常感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甚至诱发湿疹、关节痛。




1. 饮食祛湿:

原则:省酸增甘,宜温忌凉,多食利湿食材。

推荐食物:

- 健脾祛湿:山药、薏米、赤小豆、茯苓。

- 疏肝理气:菠菜、芹菜、玫瑰花茶。

- 温补阳气:牛肉、姜、红枣、枸杞。

禁忌:

- 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如冷饮、肥肉)。

- 少食酸涩食物(如山楂、柠檬),以防肝气过盛。




2. 生活调养:

食谱推荐:

艾草青团:艾叶理气血、祛湿寒,搭配糯米健脾。

砂仁鲫鱼汤:鲫鱼利水,砂仁化湿,陈皮健脾。




3. 穴位辅助:

每日按揉丰隆穴(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足三里(膝下3寸),增强脾胃运化湿浊之力。




 HUGAN

护  肝





升发阳气,祛湿防寒

春气通于肝,若肝气郁结或过亢,易引发情绪烦躁、失眠多梦、头痛目赤,甚至诱发高血压、消化紊乱。




1. 饮食柔肝:

穿衣防寒:

- 遵循“下厚上薄”,重点护腰腹、膝盖,避免湿寒侵袭。

- 潮湿衣物及时更换,保持身体干爽。

适度运动:

- 晨起散步:吸收自然阳气,舒展肝气。

- 柔和运动:太极拳、八段锦调和气血;傍晚可“敲胆经”疏肝利胆。

-踏青放风筝:活动筋骨,调节情绪,顺应春气。

起居规律:

夜卧早起(23点前入睡,6点起床),顺应阳气生发。




2.情绪调达

踏青郊游、放风筝,借自然之气疏解郁结;避免过度思虑或发怒,保持心境平和。




3.起居护肝

夜卧早起(23点前),顺应阳气升发;  侧身拉伸(肝经分布于胁肋部),疏通肝经气血。




 FANGWENBING

防 湿 护 脾





疾病预防:防湿护脾是关键

“风为春之主气”,清明风邪携温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引发流感、过敏、手足口病等“春瘟”。加之气候多变,人体卫外之力不足,更需防患未然。




1. 关节疼痛:

阴雨天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可用艾草暖贴敷关节。

睡前泡脚(加生姜、花椒),驱寒除湿。




2. 呼吸道过敏:

外出戴口罩防花粉、尘螨;回家后盐水漱口。




3.巧用中医防疫

佩戴中药香囊(艾叶、苍术、薄荷),驱邪避秽; 

艾灸大椎穴(颈后隆起最高点)、肺俞穴(第三胸椎旁开1.5寸),增强肺卫功能。






YANGSHENGCHAYIN

养生茶饮








【材料】:

黄芪5g、防风3g、枸杞10粒、菊花3朵、桂圆5颗




【功效】:

黄芪、防风:益气固表。枸杞、菊花:清肝明目。黄芪、桂圆:味甘,补脾。共奏补脾疏肝之意,以扶正气、祛外邪。

清明养生,贵在“顺应天时”。清明是春意最浓的节气,亦是养生防病的“黄金窗口”。通过祛湿以健运脾胃、护肝以调达气血、防温病以固护正气,方能与自然同频,焕发身心活力。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清明时节,不妨放下琐事,走进自然,让身体与天地共呼吸,为新一年的健康打下根基。




编辑:兆媛

本文链接:https://www.feellovecare.com/yingyang/260.html 转载需授权!
--- END ---
分享到:




健康管理咨询
在这里您可以将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及时给予回复。

上一篇:觉爱健康 | 调整进餐顺序,有助于降血糖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